看完《小歡喜》,家長們都決定……
最近,一部以“高考”為切入點,直擊中國式家庭教育觀念和親子關系的電視劇《小歡喜》迎來了大結局。
黃磊、海清、陶虹、王硯輝、詠梅、沙溢等主演演繹了3個高三家庭的故事,不少學生看劇之后都驚訝發現:“這不就是我媽嗎?”真是“同一個世界,同一個媽媽”。
No.1
懟孩子的“金句”,句句都感到似曾相識
電視劇中方圓和童文潔的兒子,開學第一天就因為和同學打架被班主任盯上了,更因為過了一個暑假學習再次退步,收到了年級主任的留級建議。
回家途中,童文潔金句爆發“懟”兒子:“你腦子里面天天在想什么?”、“學習學習不靈,打架打架門清?!?/p>
有看完電視劇的家長說:“仿佛看到了臨近開學前我和兒子的日常!熊娃暑假不學習,只懂上蹦下躥,開學可怎么辦?”
家長的擔心不是多余的,過完暑假,不少孩子的心都玩“野”了,白天睡到中午,晚上光顧著打游戲,快到開學了才開始瘋狂補作業。以這樣的心態進入新學年,自然會影響學習:
開學無法適應學習的節奏,舊的知識也忘得七七八八了,等到調整好學習狀態,別的同學已經往前走了很遠了……
所以說,開學前的收心準備確實重要。
No.2
打破不被理解的“為你好”,高效溝通有技巧
不少家長都深知孩子學習的重要性,不停督促孩子進行學習,但后果往往是是孩子聽不進去,甚至想要逃離。
《小歡喜》里就曾出現這樣的場景:女兒英子喜歡天文學、喜歡游戲,但強勢的媽媽宋倩為了讓孩子備戰高考,把倒計時精確到分,各科成績做成折線圖不止,還把英子的娛樂活動、天文館、游戲、零食全都禁止。她苦口婆心地說:“別人家的父母沒我這么上心,我一切都是為了你,為什么你不能理解下媽媽呢?”
從小到大,許多父母掛在嘴邊的三個字就是:“為你好?!?/strong>
雖然,父母說出這句話的出發點都是愛孩子,但常用“為你好”的句式來代替和孩子溝通商量的環節,甚至不容許孩子的反駁,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。特別在臨近開學的時候,家長和孩子關于學習和玩樂的意見一定會有很多分歧,家長的強制要求往往成效不佳。
想讓孩子“聽進去”,其實需要的是一次開學前的溝通技巧。
No.3
喚醒學習的渴望,才能讓孩子主動去學
現實生活里,還有這樣一類孩子,他們不厭惡讀書,卻也感受不到他對學習的熱情。就如電視劇里,方一凡媽媽每天耳提面命地教導,他卻對學習無所謂,對課堂不在乎。為人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能在學習上取得好的成果,家長們無微不至地操心孩子,希望通過督促能讓孩子主動學習。
殊不知,能讓孩子真正地把學習看作自己的事的,是源自孩子心中對學習的渴望。特別在經過了漫長的暑假,游戲對孩子的吸引力必定比學習要大得多,這就需要老師通過思想引導、課堂設計、師生關系等多方面入手,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。
苦于孩子不知如何收心?不知如何進行親子溝通?想要孩子開學動力十足?
卓越一對三免費線下收心課
學習收心+習慣收心雙重奏
領400元學習鼓勵金
與同年級伙伴自組隊(在讀生≤1)即可報名參加,享受2課時學科專題(一對三)+1次學能講座的福利。
開課地點為廣州市所有一對三校區,課程覆蓋五年級、六年級、初一、初二、初三的語文、數學、英語科目。孩子在家門口就能完成開學收心,以超棒的狀態,迎接新學期,新開始,動力十足!
速速搶位吧!